在包裝印刷領域,材料選擇直接影響成本結構、生產效率和品牌ESG表現。揚盛印務的實踐表明,科學的選材策略能有效幫助客戶實現降本、提質、減碳的三重效益。
1.正確認識高松厚紙張的真正價值
傳統觀念認為灰底白板紙更經濟,但在實際生產中,其掉粉、色差等問題往往導致更高的停機校色成本。相比之下,采用FSC森林原料的高松厚白卡展現出全方位的優勢:
碳中和高松厚白卡通過生物質能源、堿回收和光伏發電等方法,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,配合水循環系統,實現單個包裝盒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,形成完整的閉環生產體系。
輕量化高松厚白卡則通過材料創新帶來顯著效益:揚盛的數據顯示,每使用10000噸紙張,輕量化后可節省15%-20%的用量,在降低物流與倉儲成本的同時,約減少7860棵樹木的砍伐和800噸二氧化碳排放。

科學選紙不僅能確保印刷順暢、成品美觀,更能為品牌創造降本增效的綜合價值。

2.尺寸匹配帶來的隱藏效益

精準的尺寸選擇往往被忽視,卻蘊含著顯著的成本優化空間。一個典型案例是某品牌原用157g雙銅紙,因700mm幅面的尺寸需求,需要切邊浪費,改用150克特規紙張后,不僅材料重量減輕4.6%,更實現20%的綜合成本下降。這種匹配不僅減少浪費,還能避免因臨時換紙導致的交期延誤。
3.薄紙應用的戰略意義
在說明書印刷領域,40-45克薄紙正在逐步替代傳統60克雙膠紙。雖然單價略高,但其輕量化特性在批量運輸中可降低12-15%的物流能耗。這種轉變不是簡單的成本削減,而是資源效率的系統性提升。
4.工藝協同創造復合價值

除紙張以外,油墨、光油、膠水等輔料雖然不起眼,但在整體成本中同樣蘊藏著優化空間。比如,快干油墨的應用使印刷速度提升15%,大幅減少工序等待時間;大桶紙罐油墨的采用,每年減少1.3噸危險廢棄物;而光油品類的整合,則帶來顯著的年度用量優化。這些改進共同構成可持續生產的完整拼圖。
包裝的降本不在于壓價,而在于源頭的科學規劃。揚盛印務的案例證明,當材料選擇與生產工藝、物流效率和可持續目標協同考慮時,能夠為客戶創造遠超預期的綜合價值。

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0329號